辽宁省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2020年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发布人:法学院  发布时间:2020-11-26   动态浏览次数:10

2020年11月7日,辽宁省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在沈阳市辽宁大厦召开了2020学术年会,此次会议既是“公私典藏契约的搜集与整理:以满族契约为中心”学术研讨会,同时也是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霍存福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满族民间契约整理、研究”子课题的中期汇报论证会。由于疫情原因,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次会议由辽宁省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承办,来自辽宁省法学会、故宫博物院等单位,来自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民族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大学、北华大学及承办方沈阳师范大学等院校代表及部分研究生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党总支书记罗宝旭主持。首先,辽宁省法学会秘书长毕征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毕征秘书长表示,辽宁省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在促进我省法治文化研究和推进法治文化实践创新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研究会的工作应该坚持政治战略正确、坚持正确方向以及加强自身组织性建设的希望,提出研究会要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增强吸引力、提高活动质量以及坚持需求导向的要求,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紧接着,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王旭伟院长致辞,对各位专家和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表示期待通过本次会议激发更多学术热情和活力,从而取得高端成果,也希望研究会能够行得更稳、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


接下来,辽宁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会长、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霍存福教授致辞并以《清代旗契过眼录》为题做主题发言。霍存福教授先是介绍了自己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的研究进展,之后从性质、背景等角度对旗地旗房进行了介绍,以中保制度为例对旗契中满汉制度“杂糅”问题进行讲解,并以旗契为线索对旗地、旗房的“来龙”与“去脉”进行展开,最后表达了对本项目研究的展望。


随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课题首席专家、东北大学何晓芳教授做主题发言。何晓芳教授从国家需求、考古学意义以及从中华法文化传承等角度,强调了契约研究的重要性,阐述了满族民间契约整理研究的意义。


开幕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专家为优秀论文颁奖。‍‍‍



大会主题发言第一阶段由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单晓华教授主持。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的张剑虹老师结合自身研究,针对清代旗契的中保人以及官房买卖、租赁相关问题讲述了自身体会,对中保人在旗人契约中的角色、旗人社会对中保人的认可进行讲解,指出旗契中保人制度一方面反映了满洲文化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满洲文化自身的特性,并从旗契中官房买卖、租赁的标的、程序、支付方式等方面展开论述。


来自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的张田田副教授,选取旗民交产禁令体系中的特定角度,来分析清政府惩处违禁交易者的系列规定,通过律典体系来仔细把握清律所载禁旗民交产条例的文意、法意并评价其立法思路与利弊得失。


来自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的夏婷婷副教授,首先概括分析了《满洲旧惯调查报告书》并总结其资料特点,随后结合其中的九卷契约中的契约及文书数量、样式,对契约收集整理情况进行具体汇报。



大会主题发言第二阶段由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李新权教授主持。来自北华大学法学院的王宏庆老师,首先从清代善化试馆旗房契约入手,从契约标的、当事人、参与人角度展开了论述。随后着眼于契约藏家周成新所收藏的旗契,汇报现阶段文本整理成果同时阐述“周藏满契”研究思路。 


来自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的罗海山副教授,谈及了汉夏契约文书中的立契理由,也从“立契理由”出发讲述差异之原因,并指出宋代以后“立契理由”在契约文书中的体现及对司法实践的影响。



大会主题发言第三阶段由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刘灵芝教授主持。


首先,来自三亚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的祖伟教授,指出学界对孔子“无讼”观有多义解读,祖伟教授梳理了历史上先贤学者对于“无讼”的理解,辩证分析了历史上司法实践中“无讼”的实行,认为应当在司法程序框架内去理解孔子的“无讼”观。


随后,南开大学法学院的冯学伟副教授概括分析了契约文书归户性研究,并阐发归户性的重要学术意义,进一步谈及归户性研究法,即绘制人物关系图,指出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及其独特作用。


接下来,来自吉林大学法学院的邓勇老师,从法律、历史、中国三个维度切入,介绍了中国法律史教研的深广价值以及文化使命。


最后,沈阳师范大学武航宇副教授,探讨了中国古代契约文书独立发展的规律,从政权与契约发展的博弈、伦理因素与契约发展的关系等角度入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对项目子课题的整理情况进行了汇报。



大会学术交流环节由武航宇老师主持。


来自暨南大学法学院的刘杨教授以历史哲学为着眼点展开分析,指出法学研究中客观性解释原则及主体性解释原则的运用方法。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的崔丽老师,谈及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并从现代合同法的角度论述了契约的相关问题。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的杜换涛副教授,从物权变动角度切入探讨了古代契约问题的看法,并发表了对保人问题的独特见解。


沈阳大学政法学院的赵威教授,指出古代契约背后所暗含的不平等,针对赵威教授的发言,杜换涛老师和张田田老师均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沈阳建筑大学的孟庆鹏副教授,从文本视角及历史视角谈及了自己对契约的看法,进一步提出应当对部分重大历史观点进行调整。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的赵进华老师针对武航宇老师文章中关于独立性研究进一步阐释,同时就罗海山老师汉夏契约中“立契理由”比较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的葛俏老师,从民法角度就保人制度的古今不同之处以及不同留置中证书对应现行民法何种类效力提出疑问。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的李迪昕老师,谈及了法制史与现行民法相结合时代性问题,以及意思表示角度理解合同与契约的区别两个方面进行展开。


总体来看,大会讨论高潮迭起,与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和交流,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




会议的最后一个阶段是闭幕式暨子课题中期工作部署,由辽宁省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会长霍存福教授进行大会总结并致闭幕词。霍存福教授介绍了项目来历,总结项目当前成果,并与民法学者探讨项目相关问题,随后对课题进行任务布置。霍存福教授强调学术会议要有学术含量,要起到相互促进、传递正能量的功能。自身的学术研究若能给人以启迪,则是善莫大焉。年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学术会议主要以满族契约为中心,公私典藏契约的搜集与整理为内容展开交流,采取文本解读、制度考订、案例分析、思想探究、比较综合等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探讨研究包括满族契约在内的公私典藏契约的搜集与整理等问题。参会人员既有资深教授、副教授等科研工作者,也有研究生和实务工作者,表现出了学术交流的多元化,跨领域的交流也为各自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